公司德语系组织教师开展思政政治学习

发布者:徐长瑜发布时间:2019-12-07浏览次数:93

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已顺利落下帷幕,但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及会议精神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学习。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我系全体德语教师在系主任王磊老师的带领下共同研习了十九大会议精神。同时还学习了学院规章制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以及提高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四中全会报告中在对中国现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的要求,他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建设制度,要进一步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发挥完善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法,建设学习型社会。

从这些报告发言中我们看到了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视。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我们应该时刻以党的领导为航向,在教学工作中坚持加强课程思政内容的引入。每位教师都在深入学习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如对外语类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内容方面,各位老师踊跃发言后统一认识,认为职校课程在与思政融汇时,德语学习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注重培养员工的德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其对中外文化的思辨能力,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做到知识提升的同时思想也得到升华。具体教学改进措施有:精读课程中应该多加入中德文化对比元素,使员工在学习外语知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同时更多对本国文化进行思考,提升文化自信;在旅游德语课程方面,可以加强学校与上海旅游景点的合作,组织员工为上海旅游景点进行翻译;在师生关系方面,使用好智慧课堂工具,更多还课程于员工,并且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更加客观全面评价员工,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动性。当然,作为职业院校,为德语系员工普及“工匠精神”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一环,在如商务德语等相关课程中可以加入“工匠精神”的主题。

通过深入学习,全体德语老师都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结合目前世界形式,充分意识到党的领导在高职教育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应该在加强自身政治觉悟的同时更要引领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培养其爱党爱国的精神。(作者:何湘  德语系供稿)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