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教师参加中国古典文学外译国际研讨会

发布者:徐长瑜发布时间:2019-11-09浏览次数:116

102930日,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王燕华老师受邀参加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中国古典文学外译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共有国内外8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本次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界》编辑部主办,主题为“中国古典文学外译”。与会学者们紧密围绕该主题,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域外的翻译、传播与接受情况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同时也不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译情况以及翻译研究学科本体问题的探讨。

29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经理张剑教授代表学院向与会学者致辞。在致辞中,张剑教授首先对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随后回顾了翻译研究学科的发展历程,描绘了国内外翻译研究学术期刊的总体样貌,介绍了《翻译界》的创办历史、学科意义与期刊特色。张剑教授表示,本次会议主题高度符合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需求,同时对于丰富译学研究成果、推动翻译学科发展也大有裨益。

29日的主旨发言阶段,比利时鲁汶大学资深教授José Lambert作了题为“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主旨报告,讲述了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在创立之前与创立之初荫蔽在比较文学之下的艰难处境;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齐林涛博士、日本大阪大学田中智行准教授、香港岭南大学梁文骏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武光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燕教授、暨南大学王琼博士、大连理工大学陶源副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黄强博士就《金瓶梅》、《聊斋志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好逑传》、《幼学琼林》以及《花笺记》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外译问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我受大会邀请做了题为《<花笺记>英译的翻译再现论理》的报告,向学者们汇报了我的研究心得与发现,并获得了与会专家的肯定与帮助。

最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翻译界》主编马会娟教授对为期两天的中国古典文学外译国际研讨会作了总结致辞。马会娟教授指出,本次论坛重点探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外译,与会人员身份多重、研究对象择取多元、理论方法选用多维,有利于同类研究的后续垦拓;在此主题之外的少数主旨演讲也均位于各自领域的世界前沿,与会者也必将有所受益。(公共英语系供稿)

点击查看原图